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研究 > “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”句读辨正

“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”句读辨正

2015年08月02日 22:51:57 来源:原创 访问量:1108

 

“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”句读辨正

静乐县教育科技局    贾喜才

学习文言文,正确处理句读是非常关键的。如果句读不对,往往会造成误读、误解原意。唐代文学家韩愈指出:“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,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”(《师说》)。

笔者十几年前在教初中语文《孟子二章》之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时,觉得第二自然段中“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”句读不妥,应读作“空乏其身行,拂乱其所为”。作为一家之言,当时向学生们作了一些辨析,提示学生纠正课本中的“不当”句读。实际上,“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”这样的读法恐怕延续了几十年,目前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8课(人教新课标版)《孟子二章》之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依然如是。作为中学语文教材,若出现讹误,不及时纠正,必会以讹传讹,贻害无穷;即使存在疑点,亦应明辨秋毫,不留任何纰漏予后辈学子。

按照人教版课本中的注释,“行拂乱其所为”中的“行”即“所行不顺”,“拂乱”即“使……颠倒错乱”,“其所为”即“他所做的事”,全句直译出来,就是“所行不顺,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”,意译即为“使他所做的事遭受挫折。显然,无论直译还是意译,“行”这一词似乎总是多余的。若将“行”的意思硬塞进去,译文不仅显得重复累赘,而且有生搬硬套之感。从全文说理意旨来看,去掉“行”之后的“拂乱其所为”语义依然是完整的,足以表达作者的思想。   

从本段和本文、乃至《孟子》散文的行文特点来看,作者多使用排比、对偶等修辞手法,说理充分,气势磅礴,感情丰沛。袁行霈主编的《中国文学史》(第一卷,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)曾指出,《孟子》“大量使用排偶句、叠句等修辞手法,来加强文章的气势,使文气磅礴,若决江河,沛然莫之能御”。笔者认为,“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(行),(行)拂乱其所为”,明显是一组排比句式,一气呵成,语势强烈。形容词“苦”“劳”“饿”“空乏”(此处为复合词,形容词)“拂乱”(此处为复合词,形容词),均活用作使动词,“心智”“筋骨”“体肤”“身行”“所为”等双音节复合词或短语作宾语,并与代词“其”一起构成双宾结构,句式严谨规整,将“行”归入前句严丝合缝,读之朗朗上口。若将“行”归于后句,则出现“动词+使动词+双宾语”杂糅句式,不仅有违语法,而且还破坏了本来严谨规整的句式结构,读之拗口不顺、突兀不和,显然不合孟文行文特点。

实际上,“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”分别从意志、体力、财力三方面入笔,阐述了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经受艰苦的考验和磨练的道理。将“行”归入前句,“身行”即成为偏正式复合词,偏重于“行”,意为“亲自做的事情”,“空乏其身行”就是“使他做的事情陷入困境”,与“拂乱其所为”形成对偶,并且互文见义,合起来就是“使他所做的事业遭受挫折、陷入困境”,表意更加严实到位,对于前三句是全面总结。整体上看,前三句与后两句是先分后总的逻辑关系,文章结构严谨足见一斑。

“身”“行”合用作复合词,在文言文中十分普遍,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仁人之用国,将修志意,正身行”,贾谊《新书·辅佐》:“正身行,广教化,修礼乐,以美风俗”,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口言善,身行恶,国妖也”,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昔者司城子罕相宋,身行刑罚,以威行之,期年遂劫其君”,苏轼《龟山》诗:“身行万里半天下,僧卧一庵初白头”,《封神演义》第五二回:“闻太师曰:吾非不能遁回朝歌见天子,再整大兵,以图恢复。只人马累赘,岂可舍此身行”,翁方纲《欧阳文忠明妃曲和王介甫作》:“身行不遇中国人,马上自作思归曲”。可见,身、行合用,完全合乎古时语言习惯,两字凝结度强,结构相当稳定。

综上,“空乏其身行,拂乱其所为”,不仅符合语法规范、语言习惯,而且适应了文中表意需要,行文与《孟子》散文特色契合,是正确的断句方式。“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”这样的句读当休矣。

编辑:周小宏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搜索框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静乐县教育科技局 特此声明。